高考志愿校园-高考志愿校园代号

2023年高考征集志愿学校有哪些?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河北外国语学院、西安航空学院、西南政法大学、山东交通学院、空军军医大学、陆军防化学院等。

希望我的回答对你有帮助!

高考填报志愿时的那两本书是什么啊?

高考填报志愿,学校发的那两本书叫《XX省201X年普通高等学校报考及填报志愿指南》和《XX省201X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专业目录》。

高考志愿表中,在院校、专业的下面设置一个“专业服从调剂与否”栏目,究竟填报“服从”还是“不服从”,要求考生必须在学校与专业之间进行一次博弈。

当然,这里的基本前提一定不能忽略,即平行志愿的A、B、C、D四所院校之间一定要保持足够的、合理的级差,从高到低,依次应该有5至8分的距离。级差的确定则应当以往年(最好是近三年来)各个院校及其内部专业的录取分数线为依据,整理、分析出院校及专业的基本走势,这是填报志愿必须要做的基本功。然后,再对照自己的成绩或区域排名位次,做出适当的选择。

出于策略性的考虑,越来越多的已经达到一本录取线、甚至高出许多分的考生在一本的志愿里,纷纷选择“不服从”,目标主要是为了考取二本中理想的院校、理想的专业,而变相放弃与自己分数相当的一本院校。因为虽然是一本的成绩,但名校却进不去,差一点的一本院校又提不起兴趣,直接放弃一本的志愿全都不填吧,有可能与意想不到的机会失之交臂,所以干脆就填上最理想的名校、最好的专业,录取最好,不录取也不失去什么,但就是绝不服从调剂,进而表现出足够的胆略与智慧。所谓“投档分数线”,指院校正式录取前的调档分数线。

除少数刚刚“踩线”的院校外,一般说来,投档线都会高于批次线、而低于录取线。从理论上分析,进档却没有被录取,考生档案则必须被退回,再次投向下一批次的院校,即被称为“退档”。“退档”对于考生而言,意味着无形中至少减少了一种选择,所以,各个院校都尽量压缩自己投档比例,大多在1:1到1:1.05之间。退档而降低到下一批次录取的担心,往往只发生在极少数“踩线”(指刚刚处在本批次的录取线上一点点、成绩有微弱优势)的考生身上,绝大多数考生都不会遭遇这种情况。

招生主管部门在每一批次录取工作结束前,都增设了补偿性措施,即通知那些处于本批次分数段内但尚未被正式录取的考生,补填“征求志愿”,尽量不让每一个高分考生因为志愿填报的失误而被动“落榜”。显然,所有的院校无论如何都希望考生都能够选择“服从”调剂,因为一方面,录取过程中,操作起来最便捷,进档就录取,随便啥专业都有理由,不必面对考生没完没了的责问与质疑。另一方面,每一个院校都不可能全都是好专业,那些没人肯学的烂专业还指望并等候无数“服从”调剂的考生去充实呢。

然而,对于绝大多数考生来说,出于职业生涯的考虑,专业一定比院校更能够决定人的一生。

2021征集志愿的院校名单?

以下是2021年高考征集志愿的一些学校,具体的可行志愿学校还需查阅当年的高考政策和录取规定,以及各省市的招生计划:

1. 北京大学

2. 清华大学

3. 复旦大学

4. 上海交通大学

5. 浙江大学

6. 南京大学

7. 武汉大学

8. 中山大学

9. 四川大学

10. 吉林大学

11. 中国人民大学

12. 西安交通大学

13. 电子科技大学

14. 哈尔滨工业大学

15. 华南理工大学

16. 西北工业大学

17. 东北大学

18. 中国农业大学

19. 天津大学

20. 中南大学

这只是列举了一部分国内知名的大学,具体可行高校还需结合考生的兴趣、专业要求、地域等因素进行选择。建议考生在填报志愿前充分了解各个学校的情况,理性决策。

相关推荐

相关文章